心理科普 /Psychology
胡医生说心理丨心理健康者,必敢且善于表达愤怒
来源: | 作者:胡三红 | 发布时间: 2019-03-04 | 1709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应如何得体地表达愤怒呢?

一、情绪没有好坏

情绪是一封来自内心的信。

信没有好坏,每一封信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只是有些信读起来比较艰难,例如愤怒、悲伤等。

如果你能好好地收下这封信,仔细去阅读和理解,它就会自动消失;但如果你总是拒收,不愿去阅读和理解,那么信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发送给你,直到你愿意去读。

如此看待情绪,你便不会陷入对情绪波动的自己的批判之中,也能够对他人多一分理解。

如此看待情绪,你也会明白,去关怀、思考自己情绪背后是什么,对自己而言意义重大。

二、错误对待愤怒才可能伤人

很多人会害怕愤怒,因为愤怒就像烈火携带着破坏性的力量,易伤自己,也易伤他人。

愤怒时,生理上体内会分泌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个体进入一种“应战”的紧张状态,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短促,肌肉紧张。突然爆发愤怒或是长久处于愤怒状态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心理行为上,个体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受到抑制,容易做出冲动、不合理的举动。

但归根结底,不是愤怒本身这种情绪伤人,而是错误对待愤怒,使得情绪的力量不受控制,才可能伤人。




三、倾听愤怒,才能控制愤怒

每个人都会有愤怒的时候。面对愤怒,有的人选择压抑,有的人选择宣泄,但都可能反被愤怒控制。

智慧的人会选择倾听,倾听“愤怒”的背后在表达什么。

假如某一天,你正满怀欣喜地等着男/女朋友前来约会。然而你等了很久TA还是没来,也没有给你一个消息。这时你便可能生气了。

这生气的背后,可能有你对于TA不守时的批评,有被浪费时间的焦急无奈,更多可能还有我被遗忘了,我不重要的失落委屈。

就像这样,愤怒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更重要的情绪,而愤怒只是在你感到内心脆弱时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因此,只有倾听愤怒,觉察和面对愤怒背后的情绪,你才能冲破愤怒认识自己,才能正确处理好愤怒。

四、表达愤怒是一种合理需求

面对愤怒,有的人喜欢逞口舌之快,大声争吵、人身攻击,然而这种气势压倒别人所带来的优越感、力量感却是虚假而脆弱的。

还有不少人的思维是:“我生气是因为他……,如果他……我就不会生气了。”于是为满足自己,以威胁、暴力等方式控制对方做某事不做某事。结果是,要么成功却让对方隐藏着不满和愤怒,等待时机报复;要么失败,则让自己更加愤怒。

而无论成败,这些方式都会让他人远离自己,对自己只有不满或恐惧,而没有爱与尊敬,而自己也不会真正满足和开心。毕竟,谁不希望得到的是真心的爱与温暖呢?

表达愤怒是作为人的一种合理需求,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然是敢于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愤怒的人。敢于,是他们愿意面对自己的愤怒,有勇气维护自己的界限,有能力面对冲突;善于,是他们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懂得如何合理地表达真实的自己。在此之间,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也能维护好人际关系。

五、如何得体地表达愤怒呢?

1、在愤怒的当下,被愤怒控制的头脑会失去理智,让局面更糟,这时候可以分散注意力(如闭目默念10秒、与不相干者聊会天)或通过运动等安全行为释放掉部分力量,让情绪冷静下来。

你也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提高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控制能力,从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甚至前知前觉。

愤怒时大脑容易走极端,喜欢全盘否定,例如争吵中常见的“每次都……”“从来不……”“总是……”等等,并因此只去回想那些能验证你愤怒的事件。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你的愤怒更有力量,更能保护你。所以事实上,这只是大脑的“狡猾技巧”,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也可以帮助你在愤怒的当下管理愤怒。

2、冷静后给自己一段时间思考: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愤怒背后是什么样的情绪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对方的真实意图可能是什么?

我事实上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3、带着真诚去沟通,但不要让步、丧失自己的原则;同时说出你的感受,但不要去批判对方。

谈自己的感受对你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因为这意味着展现自己的脆弱。这将引发你的一些焦虑,担心受到对方的拒绝和伤害。但,你只有谈自己的感受才有可能让对方理解你,才有可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当你谈自己的感受时,你与对方的谈话焦点将聚焦于你的身上,这有利于对方的感同身受和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而如果你一味批判、指责对方,则会激起对方保护自己、反攻击你的冲动,让对方满心想着如何澄清自己,而无暇顾及你的感受。

因此,不批判的沟通才能够拉进彼此的距离,真正地促进相互理解和共同商定共赢的解决方案。

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的感受:当你(做了某事)时,我觉得(情绪感受)。我希望是(澄清期待),因为(阐述想法)。所以我希望你可以(提出需求),因为(解释原因)。

4、人际关系中的愤怒常常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感到某方面受伤害而进行自我保护。在面对愤怒、得体地表达愤怒这件事上,还有些观念需要我们注意:

① 你的目的不是表达愤怒,而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② 让别人理解自己是自己的责任。倘若你不说,没有人有义务和能力去懂你。

③ 即使你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仍可能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依你的期待给你满足,你必须接受这种挫败感和失落感。

④ 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这件事上,建立合理的信念与期望,就不会常常有落差。

⑤ 当你更多接纳自己,更多宽容理解他人时,你便不会总感到受伤害,不会总以愤怒保护脆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