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教育丨能量太低的父母,对孩子要求更多
来源: | 作者:胡三红 | 发布时间: 2019-02-25 | 29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因为内心不稳定,能量太低,所以要求和企图控制外界的稳定。


01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很容易紧张焦虑,容易急躁和恼怒,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无论是自责还是抱怨他人,都给人很有压力感。

这类人成为了父母之后,很可能会经常经历这样的场景:

  早上起床,妈妈不耐烦地催着孩子快点收拾书包、吃完饭、系好鞋带出门。

  爸爸开车载妈妈上班和孩子上学,遇到交通事故造成堵塞,烦躁地抱怨着不合理的交通制度。

  孩子突然想起作业没拿,妈妈看着时间顿时暴躁起来,在返回家的路上不断指责孩子:“你怎么这样粗心
  啊!都说多少遍要检查书包了,还是落东西!你这样以后能干什么!你让我上班都要迟到了……”

  听到妈妈和孩子的争吵,爸爸尝试宽慰他们几句,但眼见妈妈还是生气,孩子更是委屈地哭了起来,爸爸
  失去了耐心,不耐烦道:“行了!别一大清早的就吵呀吵!我不也是上班要迟到了,我都没说什么。还有
  你,一点小事哭什么……”

  爸爸的生气让妈妈更是生气,转向爸爸指责道:“发生这种事,你也不是没有责任。每天都是我在照顾孩
  子,给他想这想那,你呢?回到家里屁股一坐,什么都不用管了……”

  ……

要求、指责、抱怨、争吵,成了这种家庭的常态。




02



我们会说,这类人的内心是不稳定的

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感,能量太低,不足以应付困难的事情,所以为了保证内心的稳定和宁静,他们需要确保外界环境都在自己的期待、预料、掌控之中。因此他们对外界有很多要求。

如孩子出门的速度、路上的车况、被安慰人的情绪恢复等,要在自己期待的范围内。一旦偏离自己的期待,或者发生无法预料的事情,如交通堵塞、孩子落了作业、被无故指责等,则会很容易联想到诸多负面后果,感到生活艰难,自己难以承担,就会激起很多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挫败、恼怒、恐惧、无助等。

而作为父母,由于孩子弱小,更容易受到控制,所以他们会对孩子有更多要求,要求孩子乖巧懂事,顺从听话,不哭不闹,学习不用操心,成绩自然能够优秀,每件事情都能做好,不会出错,不会给自己造成麻烦……

然而,世事无常,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从来不会完全顺从一个人的心意。

于是,越是期待就越是失落;越是控制就越是失控。倘若父母没有及时觉察和改变自己的期待和控制,那么失落和失控会导致更多的期待和控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03

当一个人的内心力量不够时,他们会对外界有很多的要求和抱怨,一件小事都可以升级演化为一场冲突和灾难。

他们以为,只要这些不顺心的事情不发生,只要交通不堵塞、妻子不发脾气、孩子不落作业,自己就不会难受了。

他们努力想要避免不顺心的事情,用最直接却是最无效的方式面对,如压抑、逃避、忽视。如果避免无效,他们会将这些事情视为不该发生的“错误”。出于归因的本能,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对象来承担这个“错误”,或许是宏观的国家、社会、制度等,或许是某个具体的人事物。

他们不知道,不是因为人生太苦,不是自己的孩子太不乖,而是自己的内心太不稳定,能量太低了,所以不能容忍的事情太多,能够平和淡定面对的事情太少。



04

为什么这些父母内心能量太低呢?

一、太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批判。

“太多对自己的批判”好理解。爱批判自己的人,必然总觉得自己不好,自信心低,对生活就有更多恐惧和焦虑,有很多低能量的情绪。

那为什么“批判他人”也会消耗自己的能量呢?

因为当你批判别人时,如责骂孩子的粗心,实际上你发出了一个声明“粗心是可耻的”。之后当你无意中粗心时,你的孩子尤其是你自己,便会用同样的声音责骂你自己。

越是苛求和批判别人,你越是苛求和批判自己。

二、认知水平局限。

一件事情,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一个困境,可以有很多方法途径去克服解决。

但如果遇到事情,如孩子犯了粗心,父母却只能责骂,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因为父母没有能力去看到孩子粗心背后行为的动机(并非故意惹怒父母),没有这种意识去宽容孩子的行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是没有强大的内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去承担可能的负面后果(如何应对上班迟到)。

因此,他们只能任由情绪的发泄,互相指责。


05

教育的实质,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教育不是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如何展现自己,如何为人处世。

那些内心不稳定、能量太低的父母,教给孩子的也是动荡不安的世界观。

那么,父母可以如何提高自己的内心能量呢?

1、觉察自己因为内心不稳定、能量太低而容易触发的负面情绪。

在相关事情发生的时候,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但只要你坚持练习,你就能够从后知后觉练到当知当觉,甚至先知先觉。

2、在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尝试去看到情绪背后的批判,然后转化你的念想,放下批判。


你可以用接纳的语言告诉自己,例如:

  “路上堵车是可以的,交通有时候发生瘫痪是正常的。”

  “孩子忘记带作业是可以的,做事有时大意了是正常的。”

  “孩子被责骂生气、哭泣是可以的,有了情绪表达出来是正常的。”

  “上班迟到了是可以的,控制不了时间和事情的发生是正常的。”

  ……


3
、多阅读,多与他人交流,多去走走、看看外面复杂的世界,开拓你对事物的认识。

当你的认知升级,你就会了解到很多事物存在的合理性,不再轻易去抱怨;你会学习如何去应对、解决一些困境,发现这些都没那么糟糕;你会接受超乎自己期待的事情发生,接受让自己的生活有一点失控,学会顺其自然,处变不惊。

你的内心强大了,你向孩子传递的就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若是孩子的内心也强大了,你对他的未来又有何担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