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安家》大结局:原生家庭不好,也可以拥有更好的自己
来源: | 作者:心邻医疗 | 发布时间: 2020-04-09 | 14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房似锦身上,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樊胜美、苏明玉的影子,三个人都有相同的境遇,都一样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和影响。相比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更成功,但原生家庭更惨。

                
原生家庭的「伤口」再一次被撕开。

1
我是房家要扔在井里
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安家》电视剧终于完结,「房似锦」式的家庭困境与创伤,看得我既心疼又愤怒。

 

孙俪饰演的房似锦是房地产金牌销售,年收入过百万却一贫如洗:穿最普通工装;吃最廉价早餐;住凶宅、省房租;背旧包;穿烂鞋。

 

在别人眼里,她为了业绩一声不响就抢了同事的单;不管多晚都陪客户看房子;即使手受伤还强撑着工作;苛责下属,是个不近人情的工作狂。

 

                               (图片源于网络)

横看竖看,房似锦都是一个为了钱不择手段的职场「白骨精」。随着剧情发展,才知道她之所以这样与她伤痕累累的童年有关。 「你好,认识一下,我是房家要扔在井里头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哪有什么前程似锦的美好期待,有的只是被家庭拖累的心酸无奈。身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从出生起就不受待见,连个像样的名字都不配拥有。她坎坷的成长经历可见一斑。


房似锦从小在家中几乎没有感受过爱与呵护,家里所有人都可以拿她当出气筒,她只能拼命跑。好不容易在爷爷的支持下念完大学,有了收入,却要以一己之力供养全家。
 母亲像「吸血鬼」般隔三差五要钱,张口就是100万,不给就去公司闹,拿不出就先打欠条,不给她留任何脸面。从不关心女儿一个人在外打拼过得好不好,只关心钱什么时候到账。 在房似锦身上,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樊胜美、苏明玉的影子,三个人都有相同的境遇,都一样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和影响。樊胜美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苏明玉说:“我就长在这样的家庭,逃也逃不掉”。

 
                               (图片源于网络)

相比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更成功,但原生家庭更惨。

2
我害怕变成曾经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婚姻不幸的父母,其孩子大概率也会「重蹈覆辙」?明明最讨厌酗酒、殴打妻儿的父亲,为什么找的老公还是同个类型的人?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注定代代相传,无法破除吗? 90后演员春夏,有颜值有才华,却断言自己「不可能有幸福」。因为她无法从家中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幸福的影子,她害怕历史会重演。 


                             (图片源于网络)

弗洛伊德曾对孩子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孩子们经历了痛苦或快乐的事情会不自主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由此体验特定的情感。这类现象被称作强迫性重复 比如孩子从小经常受欺负或凌虐,成年后会将这种类似的经验不断重复,受到相似的欺负和凌虐。 比如母亲长期抑郁,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顾,孩子成年后大概率会和同样的女人交往,一再重复这种痛苦体验。 没人愿意重复体验痛苦悲伤,只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它在无形之中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很多人却意识不到 若无人帮助,自己也没有超强的领悟能力,是很难从怪圈中逃出来的。 


                              (图片源于pixabay) 

3
这是一个魔咒原生家庭的创伤在轮回 

萨提亚说:“不是每个创伤都是灾难,除非你允许这个灾难发生。” 

(1)「未完成事件」情结——时间并不能治愈一切

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会转移到潜意识层面,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时不时跳出来,吸引类似的人或事件,以完成过去「未完成事件」的情结。 在原生家庭受过的伤,即使事过境迁,往事也不会随风,恐惧与不安只是深埋心底。即使意识层面遗忘、否定,潜意识层面却依然被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反复控制着。 


                        (图片源于pixabay)
 
(2)熟悉可掌控感——即使是鸩酒也「甘之如饴」熟悉可以带来安全感和掌控感,即使痛苦,但大脑已习惯这种模式,所以人们会不自觉地重复 即使意识到了自己是在强迫性重复,想要逃离,想要改变,但当事情开始好转,没有了那种掌控感和预见力,人们会觉得恐慌和恐惧。 于是,宁愿深陷其中也不肯醒来。一方面抱怨自己命苦,一方面又「贪恋」内心深处畸形的平静感。


                            (图片源于pixabay)


  4
靠自己,走出怪圈
 

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好在,原生家庭虽记载了过去,却没有束缚未来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可以在无数个十字路口重新选择,创建新的人生经验,重塑新的人生。 

(1)接纳,表达,告别

摆脱原生家庭的「恶性」轮回,关键是要回到原点,去接纳当初那些未被承认、未被认可的情绪
 经历家庭创伤的人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痛点,所有的情绪背后都有一段情感记忆,体会并充分表达出来。 

先拿得起才能放得下。与过去告别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只有经历分离、哀悼、接纳、重塑,与原生家庭的伤痕才能慢慢和解,开始新的人生。


                           (图片源于pixabay)

 (2)打破封闭的硬壳,让光照进来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天赋

如果不能从原生家庭得到充足的养分,那么主动弥补缺失的爱是人生的重要课程。
 人生中的「重要他人」不止父母,我们可以去接触认识更多善良温暖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和希望,学会爱的能力。 自我隔绝容易使人处于一种重复模式,在隔绝的状态中无法接受新的经验去发展出安全的依恋关系 有些人遇到了可以让其安全依恋的对象,在生活中完成了自然的疗愈和成长。

 
                             (图片源于pixabay)

 (3)以更开放的角度看待问题,建立良性应对方式

灵活的人往往以开放的角度看待不幸。过去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我,但面对未来,不必再「负重」前行 我们已是一个拥有自主意识的成年人,勇敢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以建立良性的应对机制替代「强迫性重复」,跳出原生家庭的循环怪圈。 

(4)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已经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一些明显的问题,应该用合理的方式跟父母或子女沟通。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到专业机构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 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你为自己和子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走出了怪圈,塑造全新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诗词文学.《安家》大结局:原生家庭的痛,需要自己治愈.搜狐网,2020-03-25.
[2] 廖金花.昨日重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及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150-152.
[3] 李红艳.打破原生家庭的强迫性重复[J].心理月刊,2020,15(5):42-44.
[4] 谢孟媛.原生家庭的创伤,真的那么可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9,(3):79-80.
[5] 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著);黄姝,王婷(译).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