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
他们自信乐观、精力充沛
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随时可以拯救地球
有时候
他们自卑沮丧、疲倦嗜睡
觉得人生毫无希望
消极、自责
如果你身边有这种朋友的话
请及时关爱他们
这很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祟
他们可以三天不睡,也可以整天不理人。18岁的高三学生小琳(化名)最近表现得有些异常,情绪犹如坐过山车:她时而亢奋地连续刷题库,甚至可以连续三天不睡觉,时而忧心忡忡地一整天不吃不喝,也不搭理任何人。
在模拟考拿到年级前三的佳绩后,小琳竟然高兴地把头发剃成了“板寸头”。差生突然逆袭成为学霸,本是高兴的事,但父母还是意识到不对劲,硬拉着她到心理科就诊,才发现孩子竟然得了“双相情感障碍”。
然而,遗憾小明选择的产品最后未能得到市场的青睐,产品滞销,公司快要倒闭了。
他似乎也被击垮了,每天躺在家里不出门,客人来了也不会招呼,不洗澡不吃饭,甚至一整天也不理人,不说话,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根据精神科医生的初诊,确定他为躁郁症抑郁发作期。
容易被误以为是“正常的情绪变化”,不被重视。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绪和活动水平的明显紊乱。有时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说话滔滔不绝,自信心爆棚,无节制的购物或行为莽撞(嗨到爆);有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丧失兴趣和愉快感,悲观自责(丧到没)。这些情绪很难让一个非专业人员认为是一种病,事实上,双相情感障碍还是误诊率非常高的疾病。
容易误诊,被家长、经验不足的接诊医生当成“普通抑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常被误解为情绪化,精力充沛等。在抑郁发作时,往往只会被认为是抑郁症。当他们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患者不仅症状难以好转,还有部分人会迅速出现轻生念头,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惨重的后果。
心邻医疗心理科医生胡三红介绍,全球约有6000万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超过90%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率特别高,患者从首次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长达10年,37%的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这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更让家属和照料者心力交瘁。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特征为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以及重度抑郁发作。由于其发作时的特征表现容易被忽视,容易误诊,患者常常错过了早期治疗时间。青少年患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数越来越多,更需要引起家长们关注。
今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日(3月30日),我们邀请心邻医疗首席心理科医生胡三红为大家开展一堂公益直播课。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应对双相情感障碍,同时针对越来越高发的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协助家长学习有效识别与预防。
开课时间
3月30日(周一)20:00-21:00
主讲嘉宾
原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主治医师。从事精神心理工作15年余。现担任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促进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共青团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咨询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学生心理健康顾问等职务。
报名方式
添加心邻课程小助手,由小助手拉你进入直播间,一起学习和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