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打破“傲慢与偏见”,为抑郁症正名
来源: | 作者:胡三红 | 发布时间: 2019-10-10 | 15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是脆弱想不开,我想说的是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一个脆弱的人,就像经常不喝酒的人也会得肝癌一样,没有太多的诱因,就这么发生了......

“我得了一种病,叫抑郁症...”


一名21岁的抑郁症患者的自白:我只知道我活得很累,很痛苦。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是脆弱想不开,我想说的是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一个脆弱的人,就像经常不喝酒的人也会得肝癌一样,没有太多的诱因,就这么发生了...



(图片源于网络)


这些年,几乎隔一段时间,媒体便会报道抑郁症的相关新闻。而且,抑郁症似乎不挑人,无论你是当红明星、学者、演员还是普通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障碍患者,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曾患或目前患有抑郁障碍。在我国,每年大约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就有20万人。而这只是记录在册的人数,我们无从得知,有多少人患了抑郁症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有多少人带着“微笑”面具,其实背地里饱受抑郁症折磨。



一、所谓抑郁,本质是太矫情?


“你就是为不学习、不工作找借口。”

“你就是懒、矫情,怎么别人能忍过去你就不行呢”

“你就是想博取别人关注。”

“抑郁症?就是成天没干正经事儿,不知道人间疾苦。”

“不要听医生和你瞎说,你没病,医生只是想赚钱。”

......



(图片源于Pixabay)


别笑!也许你觉得自己不会如此冷酷无情,可当身边真的出现抑郁症患者时,不少人其实也不知不觉的在“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么觉得他夸张了自己的苦;要么跟他比起苦;要么劝他想开点,大家都这样......也许抑郁症患者也想过求助,但他们的求助最终被这些话逼回了自己肚子里。


误会往往源于不了解。要想了解抑郁症到底是不是真的“作”,我们需要了解抑郁症和普通的“心情不好”有什么区别?


⚪ 从时间上来看,抑郁症是一种显著而持久(至少两周)的心境障碍,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非常低落、无法抑制的悲伤;相比之下,普通人的低落情绪却很难一连持续几个整天。


⚪ 从程度上来看,抑郁症如同一个泥潭,把患者牢牢困住,几乎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很可能越陷越深;而普通的心情不好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进行自我调节(比如散心、听音乐、向朋友倾诉)。


⚪ 从协调性来看,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与处境不相称的心境低落和兴趣丧失。面对同样一件负性事件,普通人也会心情不好,但这种心情不好的程度与负性事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是一致的;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种“心情不好”是与处境不匹配的,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时过境迁的负性经历,也可能久久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释怀、难以自拔。


此外,抑郁症还常常表现出思维迟缓(如感觉脑子像生锈了一样)、认知功能损伤(如难以忘记过去的糟糕经历)、负性认知模式(如非此即彼,不成功便成仁)、自罪自责(如把自己看作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认为自己罪恶至极)、自杀观念和行为(如活着没意思、很多余)、躯体上的症状(比如失眠、进食紊乱、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头晕、心慌、皮肤感觉异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嘲讽性或谴责性的幻听)


概括来说,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也称为“三低”)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除了“心情不好”,抑郁症还伴随着其他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社交,几乎不可能仅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区别于一般的心情不好,不是矫情,而是疾病,需重视、需治疗



(图片源于Pixabay)



二、“病耻感”: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上面提到的抑郁症本身容易被认为是小题大作,抑郁症患者还有另一个不得不面临的严峻挑战——病耻感。


1963年,Goffman首先提出了羞耻感的概念,用“stigma”一词表示羞耻感,“stigma”源于希腊语,本意是烙印,表示人身体上的某一个特征,而这个特征代表了这个人某些不良的道德特点,即“极大的玷污某人名誉的特征”。Goffman形容这是一种耻辱的特征,这种特征将一个完整的、正常的人变为了一个被玷污的打了折扣的人。此后病耻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如艾滋病、精神疾病等。


因为病耻感,很多人选择了沉默。因为社会上存在的歧视,有病耻感的患者不敢去就医,导致这些患者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病情容易波动。有追踪研究显示,病耻感越严重,抑郁的状态也会发展得更严重



(图片源于Pixabay)


有研究者对46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访谈,发现几乎每个患者的言谈中都会涉及关于疾病羞耻感的经历和感受,尽管有些患者没有过被歧视的经历,但仍会有病耻感,其中41例患者表示有病耻感感受,由于隐瞒病情而感到焦虑,29例患者认为病耻体验使他们感到在受折磨。


国内学者的调查也显示,42%的精神病患者承认自己曾受到单位不公正对待,受到同事或同学的歧视,被邻居看不起,并导致恋爱或婚姻失败


人们普遍在内心深处都更能“原谅”自己生理上的疾病,因为身体好像并不完全应该是受自己控制的;而心理上的“疾病”则不然,人们常认为心理应该是可以被调控的:我应该能掌控我自己的心理、情绪、想法等。


(图片源于Pixabay)


随着抑郁症患病率的逐渐升高,开始有一些论调认为“这一代人承受力太差,动不动就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可我们也许也要看到患病率逐渐升高的背后,是生活压力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多以往“藏着掖着”害怕暴露自己患病事实的人开始勇敢的向前走出一步。这是社会对疾病包容度、理解度的前进一步,也是越来越多病人勇敢求助的一步。


可正如前面所说,抑郁症本身并非简单的自我调控,这并非患者自身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尽管大众的观念近年来有所改观,但对于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心理、精神疾病的歧视仍存在。



(图片源于Pixabay)


去歧视、去污名化的道路,道阻且长。社会大众需要认识到,无论是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都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于“承受力太差”,但也许对于患者本身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在潜意识层面自我歧视和自我设限的,接纳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重新找到自我价值,对自己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发现“我有些缺点和遗憾,但不乏难能可贵的可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