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教育 | 王源吸烟的背后,是千万青少年“自导自演”的一场成人礼
来源: | 作者:201984203160794 | 发布时间: 2019-06-27 | 13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段时间,王源吸烟的新闻引起轩然大波。除了影响身体健康,作为公众人物、青少年偶像,他的行为也引起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很快,王源在微博上为自己的错误示范道歉,并表示会承担相应责任和处罚。



微博最后,王源写了一句话:我一定以此为鉴,成为更好的大人。


“成为更好的大人”、“成年猛虎”、“男子汉”、“刚”,最近王源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他迫切地展示自己的成人身份,希望大家像对待大人一样对他。他太想和“孩子”这个词划清界限了。



不止是王源,
千千万万的青少年都想方设法地导演一场“成人礼”,向他人宣誓自己已经长大:有人“抽烟喝酒烫头”,选择这些行为作为成人“标签”;有人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独立的生活;有人情不自禁地跟父母老师唱反调,渴望他人尊重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青春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跌跌撞撞地向成人世界靠近那么,孩子们在青春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有什么诉求?



一、自主意识的发展:别再把我当孩子了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典型的“叛逆期”。包括2-4岁的幼儿叛逆期,6-8岁的儿童叛逆期以及11-17岁的青春叛逆期



这几个叛逆期的共同点在于,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独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的需求,并向控制方(父母,老师等)要求独立自主权。


三个反叛期的不同点在于:前两个逆反期要求的独立自主是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对父母控制,反对父母过度保护和事包办代替。青春叛逆期所要求的独立自主是人格上的独立,精神和行为上的自主,要求社会地位平等,反抗父母或集体的过度控制,对外界环境的更加敏感。


在三个反叛期中,第一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自我感”,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具有“长大感”,而处于第三叛逆期的青少年,则具有“成人感”。由于生理成熟,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这就是成人感。



成人感的内容包括四点: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属于成人水平;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与尊重;从心理上过高评价自己的成熟度。正如王源,他已经到达法定成人年龄,身体上也出现了许多成长痕迹,这些迹象加之外界对他的期待使他产生强烈的“成人感”,他迫切的渴望得到信任与肯定,渴望摆脱“孩子”的称号,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



二、成长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和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青少年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这是造成青少年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发展心理学把青少年的心理活动矛盾现象归纳为几个方面:


1.心理上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

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但生理上又迅猛发展。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这是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也是成长不可避免的。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上中学以后,青少年不再像小学时那样遵从老师和父母的指示,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自己的许多观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于是,他们开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随着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青少年要求摆脱父母的束缚,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们也很清楚,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所以,在他们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青少年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从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但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更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吐露心声。



4.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出现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开始像旁观者一样进行自我观察和评价。这种自我评价可能是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也可能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比较,或者完全是内心的自我分析和评价。这些评价具有相当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常常容易发生极端变化。例如,有的学生只因受到老师的几句批评就菱靡不振,而有的人为了别人不经意的夸奖而得意洋洋。从妄自菲薄到自高自大似乎只有一墙之隔,而较多的时间里处于自负与自卑的内心冲突之中。


三、从“镇压”到“呵护”: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


1.家长要清楚认识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正常的现象。主动学习有关青春期常识,更细心、更周全地关爱孩子,关注他们的身心变化情况及需求。


2. 面对变化多端、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家长要始终保持冷静淡定的态度,多思考应对办法。性格开朗的孩子可能突然间变得不爱说话,一向温顺的孩子可能突然变得暴跳如雷。面对出言不逊其实不知所云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陷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陷阱,不能被孩子的愤怒点燃,而应该积极展开头脑风暴,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3. 少说多听,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用“对着干”的方式。一旦发生问题,要耐心了解孩子的看法,一定要就事论事,切忌翻旧账,更不能上纲上线进行人身攻击。


4.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正视儿童心理上的“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处理好亲子矛盾的关键。儿童本身是积极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前进者,不能视他们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的对象。为此,父母需进一步端正教育观,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无法替代孩子去经历成长的“阵痛”,但我们能告诉他:“我相信你能成为更好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