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教育丨安全型依恋:培养自信温暖的孩子有方法
来源: | 作者:胡三红 | 发布时间: 2019-05-21 | 142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不怕生人,有的孩子却很缺乏安全感,很难去独立地去探索新事物,适应新环境?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以为“卸了货”就能理所应当地升级为一位好妈妈了吗?



为什么有的孩子很粘人,有的孩子却很冷漠,有的孩子还很退缩?为什么有的孩子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不怕生人,有的孩子却很缺乏安全感,很难去独立地去探索新事物,适应新环境?


在亲子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原生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妈妈的角色。


母婴关系是每个生命开始时的第一关系,依恋作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是每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母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作用。



依恋是什么?

狭义的依恋是指婴幼儿与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之间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结


广义的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或群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依恋可以是儿童与养育者(主要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是成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是主要形式


依恋是亲子关系稳固的标志,但并不是亲子关系的全部,与其他关系的最主要区别是依恋有特定的对象。


婴幼儿在探索周围环境的体验中,将这个特定依恋对象当成自己的“安全基地”,在受到威胁,需要照顾和保护的时候,就会寻求这一依恋对象的支持。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的恒河猴实验结果是对“有奶便是娘”的质疑,事实表明,有奶也不一定就是娘。


小猴子除了饿的时候会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其他时候都是和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待在一起,尤其是当小猴子害怕时,都会回到后者那里寻求安全感。


由此可见“接触安慰”的必要性、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安全感和信赖感都是及其重要的。



 

四种依恋类型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Ainsworth使用“陌生情境法”,自然环境下母亲与孩子短暂的分离,观察孩子的反应。


情景设置:首先是妈妈带着孩子在一家房间里面玩,这时候进来一个陌生人,与妈妈交谈,然后妈妈离开房间,过一会儿妈妈又返回房间。


根据孩子表现的不同反应,将依恋类型分为三种类型。1986年,Main和Solomon又研究发现一种混乱型依恋。因此,总结起来有四种亲子依恋类型:

 

安全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表现为妈妈在场的时候,很自在,能自己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偶尔过来依偎一下妈妈。妈妈离开孩子会显得心烦不安,当妈妈回来后心情很快开始愉悦,会寻求安抚,但不会缠着妈妈不放。


 


回避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不会很亲近妈妈。不管妈妈在不在现场,都表现得无所谓,不会因为妈妈的离开感到难过,妈妈回来也比较冷淡。实际上这类孩子并未与妈妈形成特别密切的亲子关系。

 

矛盾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妈妈在身边时很粘人,几乎不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当陌生人进来会变得很警惕,妈妈离开后会因分离感到痛苦难过甚至焦虑愤怒。但是当妈妈回来时既想和妈妈亲近寻求爱抚,却选择负性回应妈妈的示好,大吵大闹。


 


混乱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表现不可预估,这类孩子常遭受过虐待,或者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典型表现就是遇到外界压力,对父母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行为不正常是典型外在表现。


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被统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什么因素影响依恋类型?


1、父母的养育行为

早期的研究认为母亲对婴儿各种信号反应敏感性是儿童依恋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大多能保持稳定而一致的接纳、合作、敏感、易接近等特性。


2、儿童自身特征

以Ainsworth为代表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婴幼儿的气质特征自身身体状况影响其与父母的交互活动,进而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评价和抚养难度的评估。


有学者提出,喂养行为决定婴幼儿的依恋是否安全,而婴幼儿的气质决定是否安全的具体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性提出婴儿依恋类型由母亲的照料质量决定。


 


3、家庭系统

家庭系统扎根于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父母本身的特征、儿童的特征等因素,还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因素间存在交互影响和共同作用,比如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对家庭的支持资源越充足有力,婴幼儿越有可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恋。

 


如何建立安全型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的,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以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和情感源,孩子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情感体验将是一生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纷纷选择生二胎,但同时也惴惴不安,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正能量的好妈妈呢?


 


1、对孩子的需求保持敏感性

首先妈妈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在孩子在小的时候,一切的生理需求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妈妈需要很耐心并且敏感地捕捉到宝宝的需求信号并做及时、一致和适度的反应


妈妈们需要理解哭声背后的原因,让孩子知道“妈妈会及时照顾我的”,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和被爱。而不是对他们的哭声置之不理或者反应过度,一哭闹就马上抱在手里各种哄。


2、积极关注宝宝

母爱是可以通过眼神和肌肤的接触传达的。经常用爱的眼神注视孩子的眼睛,对孩子微笑


拥抱宝宝,亲密的爱抚不仅是肌肤之间的接触,更是一种心灵的抚触,可以促进情感交流,帮助宝宝放松情绪。


用热情,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当孩子发出一些声音时,积极地回应,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在关注自己并且是喜欢自己,让孩子觉得满足愉悦。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宝宝,自然会拥有良好的安全感。


 


3、保持和孩子稳定的抚养关系



现在很多妈妈都是有工作的,休完产假就得回到工作岗位,但是这时候孩子还小。爸爸妈妈最好能够多陪伴孩子成长,因为谁也替代不了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要地位。



不要频繁地更换主要照料者,以免引起孩子的不安和焦虑。


即使要上班,需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帮忙照顾,也不要频繁更换,并且尽量让他们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过来,让孩子尽早熟悉,培养信任感。


4、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个孩子的出生,妈妈的注意力可能会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时候也不要忽略了夫妻关系的经营


因为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关键,这也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在温暖和谐有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能感受到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爱,感受到他们平和稳定的情绪,这些都会使孩子感觉安全和温馨,有助于安全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