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到,越来越多因为同胞竞争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来到心理咨询室。但很多父母其实不理解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对于弟弟妹妹的来临,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无论多大或多小的年纪。
有的孩子会直接用语言告诉父母,TA不想有弟弟妹妹。父母如果此时愿意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就会了解孩子内心害怕不被爱的恐惧。父母如果愿意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让他建立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孩子也会满怀欣喜地一起迎接新宝宝。
但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与孩子无法完成这个过程。
就如我曾看到的一个案例,7岁的小女孩在有了弟弟之后,因为觉得爸爸妈妈对弟弟疼爱更多而心里不平衡。在一次生病发烧不断呕吐中,她感觉到了爸爸妈妈久违的爱与照顾,于是小女孩有意识地但也很可能是无意识地,学会了用暴饮暴食导致呕吐的方式,让爸爸妈妈丢下小弟弟来照顾自己。
就跟前面因父母二胎而厌学、离家出走甚至以自杀威胁父母的孩子一样,这些孩子都没办法跟父母倾诉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而父母也没能看到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于是孩子只能通过生病或异常行为等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02
从孩子知道自己即将有弟弟或妹妹之时,同胞竞争就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孩子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行为问题呢?
1、焦虑和不安。孩子马上会觉察到危机感,他害怕弟弟妹妹的到来会夺走专属于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失宠”甚至“被抛弃”的感觉会十分强烈地占据孩子的意识,让他们紧张不安甚至恐惧。
有的孩子会通过表现得十分乖巧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和赞赏,有的孩子则会退行回到婴幼儿状态,出现尿床、大便失禁、吮吸拇指、要求陪睡、用幼儿语言说话、容易惊恐不安、偎依在妈妈怀里不愿离开等行为。
2、嫉妒和愤怒。当父母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在新宝宝身上时,大孩子会因明显感受到被忽视而嫉妒新宝宝夺走父母的重视,会对这个弟弟or妹妹表现冷漠或敌意,故意欺负甚至恶意伤害。
而如果孩子不敢将这种愤怒和攻击表现出来,则会转而攻击自己,出现情绪低落、肠胃问题、伤害自己等现象。
3、自卑和孤独。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是通过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的,所以当大孩子感觉到父母没那么关注和爱自己时,他们会产生难以抑制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已经不值得爱了,并且感受到没有归属的孤独感。
这种自卑和孤独会让孩子在社交、学习等场合中表现退缩和逃避。
4、情绪紊乱、社会功能受损。对于年龄较小或者不懂得如何管理情绪的孩子来说,当各种负面情绪交织一起时,他们是很难去理解“我怎么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健康的方式去排解的。所以这些孩子的情绪会变得紊乱,同时出现某些行为问题,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变强、冲动暴躁、社交恐惧、亲子关系紧张等等。
03
其实,多子女家庭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同胞竞争也相当正常与普遍。健康的同胞竞争能够促进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合作与竞争等能力的发展。
但因为过去我国实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父母曾经将全部的爱与期待都灌注在大孩子上,所以这些孩子已经习惯了独自享有父母的宠爱。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这些孩子突然有了弟弟妹妹,自然会有更加强烈的心理落差。
而实际上,就算没有第二个孩子,渐渐长大的孩子也会像嫉妒第二个孩子一样,嫉妒占据了父母时间、精力与兴趣的工作应酬、朋友聚会,甚至只是手机。
无论这些孩子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行为,其背后其实都是在确认父母的爱。
04
那么,我们的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能让大孩子安心,并与弟弟妹妹和睦相处呢?
1、生二胎前,要与大孩子做好沟通,鼓励大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并安抚ta内心的不安。
告诉孩子小宝宝出生会给家里和给ta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例如一方面,ta会多一个可以整天一起玩的好朋友,多一个爱ta的人,另一方面,爸爸妈妈可能需要多花点时间在小宝宝身上。解释的同时向孩子保证,“爸爸妈妈会一直爱着你”。
另外也不妨与孩子表达作为父母自己的想法,比如生二胎的真实原因,让孩子也试着去理解父母,作为家长的角色参与到这件事中。
2、怀孕期间,父母可以让大孩子通过摸妈妈肚子、照顾布娃娃、听有关兄弟姐妹的故事等,来接纳自己角色的变化。同时父母也可以跟大孩子分享当初怀ta生ta时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长过程,同时接纳新生命的到来。
3、小宝宝出生之后,父母也要保持对大孩子的关注,如果可以,还是留在身边养育,如果实在没办法要托付给长辈照顾,那么更要争取时间地去看望大孩子,提高陪伴大孩子的质量,留出时间单独地与孩子聊聊天、玩游戏等,并让孩子理解不能留在父母身边的原因。
然后给孩子时间长大,对孩子一时难以调整心态而表现出来的退行或坏脾气,给予理解和包容。当孩子知道自己仍然得到爸爸妈妈的爱与认可时,面对小宝宝ta会慢慢自信起来,并慢慢接纳小宝宝,学习照顾弟弟妹妹。
4、在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公平地对待他们,例如尊重大孩子的物品归属权,而非要求大孩子要处处忍让弟弟妹妹。不是单纯地命令大孩子要懂事、要照顾弟弟妹妹,而是在培养大孩子责任感的同时,也教导弟弟妹妹学会尊重哥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