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看到了一则令人心碎的新闻。
2018年9月21日32分许,江南警方接群众报警,反应市区丹溪路展望楼有一大一小两人从楼上跳下来。民警立即出警至现场,发现一女子及一名女婴倒在地面。随即联动120急救到场将女子和女婴送往医院救治,目前仍在抢救中。经警方现场调查,女子为杨某某(38岁,金华人),女婴为新生儿,二人位母女关系,从五楼至六楼转角处坠落。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来自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2018年9月21日的警情通报
带着刚出生的宝宝跳楼,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妈妈这么决绝呢?根据警方后续调查和家属介绍,这位妈妈患有“产后抑郁”!
又是一起“产后抑郁”患者轻生的新闻!
产后抑郁令人“谈虎色变”,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
9月12日
新浪四川报道
四川女子患有产后抑郁症,精神状态一直不好,丈夫在外地上班,孩子上幼儿园,母亲上班,估计一个人在家想不开要跳河,民警下河劝说。
9月6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
来自日媒报道,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等的团队5日发布调查结果称,2015~2016年日本有102名女性在怀孕期至产后自杀,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中最多的。其中92人在产后自杀,35岁以上及初产妇占比较高。
7月6日
信息时报报道
东莞桥头镇警方成功处置一起突发事件,将一名欲跳桥轻生的产后抑郁女子救回。
产后抑郁为何频酿悲剧?!
“产后抑郁”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深入人心”。
产后抑郁本质上是一种抑郁症,与其他抑郁症没有区别!
抑郁症与全因死亡率、自杀死亡的风险升高相关!
许多抑郁患者会自杀,一项研究对18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访最长达38年,其自杀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7倍!
一项meta分析纳入35个国家293项研究,发现抑郁个体的死亡率比非抑郁个体的高52%!
参考文献:https://www.uptodate.com
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很难正常管理情绪,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轻则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重则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甚至会伤害宝宝。但是,产后抑郁常常不被重视,这对妈妈的危害非常大!如果被家人忽视,非常容易酿成惨剧!
只有产后才会出现情绪问题吗?
每个妈妈从受孕那一刻起,就面临负性情绪的拜访,一旦对这些不速之客招待不周,它们就会变本加厉地涌现出来。
从开始妊娠到产后,妈妈们都得面对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
1.妊娠期主要的负性情绪是焦虑。
妊娠初期,部分孕妈妈的焦虑是很明显的,这主要来源于对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的忧虑,尤其是经历过自然流产的妈妈和历尽艰辛才受孕的妈妈(例如经过试管婴儿才受孕者)。
孕晚期(妊娠期后三个月),妈妈们主要担心分娩时的疼痛、能否顺利分娩和胎儿出生后有无畸形以及身心是否健康等等。
2.分娩时的妈妈们,会感到紧张、害怕和恐惧。
妈妈们在自然分娩时会出现阵痛,如果分娩时间延长,体能严重消耗,则可能会出现“恐怖-紧张-疼痛综合征”,极少数人甚至会发生短暂的意识混乱。
看到这里,准妈妈们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能够尽早了解到这些知识,就不会对这个过程产生恐惧。
很多时候恐惧来源于未知,当已经提前了解这些信息,恐惧将会减少。加之当今产科医学有许多高科技监测手段和处理技术以及无痛分娩技术,能大大减少分娩阵痛带来的不适。因此,很少会导致“恐怖-紧张-疼痛综合征”的出现。
3.产后心绪不良,可以说是产后抑郁的一个先兆,尽管它是一种很轻的情绪障碍,它的发病率却非常高,达到65%左右。一旦控制不好,它终可以发展成为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原因
尽管怀孕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很幸福、很期待的事情,但是对于妈妈们来说,她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甜蜜、幸福,还有一些难以被人觉察的情绪波动,甚至长期被困扰。
而这些情绪出现的原因,恰恰和家庭环境因素相关:
负性的刺激
不良的生活挫折
夫妻关系不稳定
娩出双胞胎
有情绪障碍的家族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因为妈妈们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在产前产后发生了大幅度变化,而这些激素可以对情绪带来明显的影响。
产后抑郁起病常常是非常隐蔽的,特别是当它处于轻度到中度的时候,求助医疗帮助的行为经常会遭到家人劝阻或者被淡化,这样反而会使它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而需要住院治疗。
因此,早期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产后抑郁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落泪
悲伤
情绪不稳定
罪恶感
不愿进食
睡眠障碍
注意力不能集中
记忆力下降
易疲乏
易激动
不能适当地照顾婴儿等
产后抑郁通常于产后6周内起病。产后抑郁发病率一般处在10-15%之间;如果曾经有过产后抑郁,下一次怀孕后再发病的概率为30%左右。
幸运的是,有一部分患者即使不治疗,也会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但是,如果不进行治疗,妈妈在这段时期内会很痛苦、很难受,有时会持续1-2年,甚至更长!
不幸的是,大部分产后抑郁仍需要心理干预,否则,症状会反复发作,不断加重。
如何判断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典型症状症状和其他抑郁症类似,持续时间超过2周。
症状包括:
情绪低落:早晨较严重,傍晚会有所减轻;
兴趣缺乏:对以前喜爱的活动兴趣显著减退;
乐趣丧失:丧失体验到快乐的能力;
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
活动减少、动作缓慢,或者紧张、烦躁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焦虑;
自罪自责;
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妈妈甚至会有伤害宝宝的想法;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乏力、躯体疼痛等。
所以家人一旦发现妈妈在产后出现类似的症状,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带着妈妈去看专业的医生。
如何预防和干预?
如果早期能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妈妈们就有机会及时康复。但是,因为对产后抑郁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配合意愿也有差异。
1.妈妈不愿意去看医生
当妈妈正处在一种情绪低落的状况下,判断力下降,对自己的情绪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犹豫不决,很难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个时候,家属应该承担起监护者的义务,应该全面、客观的判断妈妈的情绪状态,不能只听妈妈的意愿,要坚定的带着妈妈去看专业的医生。
2.家属不愿意让妈妈去看医生
家属不愿意让妈妈去看医生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家属认为“产后抑郁”是小事,无关紧要;第二,如果妈妈服了药,不能给婴儿哺乳,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也会对妈妈的身体造成影响。
这个担心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药物的干预,始终会对妈妈的乳汁产生一些影响,不利于哺乳。但是除了药物干预之外,还有心理咨询和物理治疗,这两种方法是完全不会对妈妈的身体造成影响的,也不会影响哺乳。
当然,在妈妈抑郁比较严重的时候,还是需要药物治疗的,这时我们就不能只考虑哺乳这个因素,毕竟妈妈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该服药还是要遵医嘱服药!
因为妈妈的情绪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最终还是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性格和行为,甚至影响到夫妻关系以及家庭和睦。
3.妈妈和家属都不想去看心理医生
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祈求他们能够早日看到这篇科普,改变对产后抑郁的错误看法。
希望他们尽早明白:只要早期进行正确的干预,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就会非常理想!
否则,听之任之,它迟早会发展成严重的情绪问题,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最终会得不偿失!
循证医学干预方式
循证医学针对产后抑郁推荐了三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它们分别是:药物治疗、物理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以及心理咨询。
产后抑郁的危害不容忽视!产后抑郁可防、可治、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人忽略妈妈的情感需求和存在,把注意力全转移到宝宝身上,甚至在发现妈妈患有产后抑郁时不重视干预和治疗!
希望家人不仅要在妊娠期多关爱准妈妈,产后更要多关心新手妈妈。当发现她们出现类似的抑郁症状,更要多留心她们的情绪及行为变化,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甚至在必要时及时咨询心理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