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游戏成瘾已被列为精神疾病
和大家说一条新闻,WHO在今年初宣布,该组织将在今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加入“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并列为精神疾病。
研究者发现,那些每周6天、每天10小时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他们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运动控制、情绪控制、目标设定以及冲动、不当行为抑制的灰质区域全都发生了变化。
目前,网络成瘾、游戏成瘾像一场流行病一样,袭击这个中国;尤其是青少年,已经成为这个疾病的“发病”重灾区。
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
02了解原因找对策:为什么游戏如此吸引孩子?
对于游戏成瘾,我看了很多报道,也分享一下心得,游戏为什么会成瘾,主要有以下6个因素:
1.游戏有很强的回应性,能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
孩子要从游戏当中去体验这种回应感,可能是因为家庭无法给予他,很多父母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和手机里,当一些孩子试图跟父母沟通的时候,得不到回应。而游戏这种虚拟世界,不管他做什么都是能得到一个回应的感觉,会让他感觉很好,这一点非常吸引孩子。
2.孩子可以在游戏中体验掌控感和控制感
很多小孩儿自己的家庭当中,是被父母严严地控制住的,但是,在游戏当中你看只要你练级练得厉害,装备买得强,组的战队厉害,你可以掌控一切,让自己体验到一种很成功的感觉。
3.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以弥补现实的失落
在虚拟的世界中,孩子可以所向披靡,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在学校里面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色的孩子,往往最容易迷恋游戏。
4.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玩游戏很大一个群体都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属性,本身就是在琢磨这个“我是谁”这个问题,所以得到同伴的认同,是这个青春期很重要的一种心理发展的过程。
5.孩子在游戏中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攻击性
你会看到一些小孩,在游戏当中给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特别强悍或者霸气的昵称,但其实他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是一个非常文质彬彬,甚至胆小懦弱的人。那是他们寻求在游戏当中去释放对于现实的不满,包括对于攻击性的这一部分,也是非常强烈的。
6.游戏是一种低成本的自娱自乐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很多钱,很多时候游戏在金钱这部分,它的入门的门槛很低。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吸引的一点:我不需要从爸妈这里要太多的钱,我就能让自己很开心。
03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游戏上瘾
什么是游戏成瘾呢?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判断的准则:如果以上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但也表明,如果症状严重,确诊前的观察期也可缩短。
在这里,我也要强调一下,家长可以从以下相关的行为和心理指标来判断孩子是否游戏上瘾:
1.用大多数业余时间上网和玩游戏。
2.上课睡觉。
3.不交作业。
4.成绩下滑。
5.隐瞒有关上网或玩游戏的事实。
6.脱离其他社会群体(如俱乐部和运动队)。
7.不上网或玩游戏就会变得焦躁。
8.患上腕管综合症(关节和手腕疼痛,因为过度使用键盘,手部反复运动引发)
9.失眠
10.废寝忘食
11.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而不注意个人卫生。
12.头部、背部和颈部疼痛。
13.眼睛干涩、视觉模糊。
04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1.首先需要“闭门反思”
有些时候游戏本身是一个“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亲子关系当中,本身就结下的一些“梁子”。 通过游戏能看到,孩子在关系当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样在虚拟世界当中被满足。所以当家长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
2.抓住孩子对“够酷”的需求
最好去了解一下,游戏的行业发展和年轻人的语境。包括如何去帮助孩子去选择相对适合的一些游戏。其实,网络游戏也分很多种,这个网上可能有几百万款游戏。有些游戏非常益智,而有些游戏除了宣扬暴力和色情,骗装备的钱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处。怎么帮助孩子去鉴别这些游戏,也是父母去做的一个功课。
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留给自己。比如,有的小孩儿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有的小孩儿说我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
4.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说不定,以后他长大真的会去变成一个游戏设计师呢。家长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5.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当一个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6.当孩子游戏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
请不要以官兵捉强盗的心态来应对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孩子们需要家长们的帮助,唯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拥有健康的社交生活,而不是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