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如何管教学龄前孩子?家长们快来领取育儿攻略
来源: | 作者:心邻医疗 | 发布时间: 2020-06-13 | 24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孩子正式上学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很多父母感叹教养孩子艰难,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喜欢咬指甲?要帮TA戒掉这个坏习惯吗?孩子什么时候从「小天使」变成了「小魔鬼」?孩子有个幻想的小伙伴正不正常?……

  
(图片源于pixabay)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孩子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成熟的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且有规律性。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一项4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也证明孩子的行为发展是有章可循的 

很多的问题其实是伴随着孩子的发展出现,父母觉得教养孩子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还不清楚孩子的发展特点,自然无法「对症下药」。 

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抚养,帮助孩子在正式上学前培养良好心性和行为习惯,以便日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同时也减轻父母们的担忧。 

(图片源于pixabay)


 01  发展快速的0~3岁 

0~3岁是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阶段孩子心理发展具有高速度和不均衡性的特点。理解这一时期的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条件,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孩子出生后神经系统持续发展,6个月已初具脑的基本机构。动作以及感知觉的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孩子先会抬头,再会翻身,然后会坐会爬,紧接着会站会走;宝宝4个月的时候表现出颜色偏好;6个月有深度知觉并对高度表现出害怕;6~8个月会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认生,依赖抚养者)。 

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要补足营养,还需多多陪伴。父母根据孩子的举动给予必要的回应,自然地跟他玩耍,逗他们开心,此时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满足感和安全感 

1岁~3岁,孩子的发展表现出稳定期与不稳定交替出现的特点。孩子1岁半之前乖巧可爱,憨态可掬;1岁半以后,可能变得淘气了,开始表现出「占有欲」,情绪也不稳定,芝麻大点事情都大声哭闹,甚至还有点固执「逆反」。 

2岁时,肢体行动和掌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语言能力也发展迅速,孩子的情绪又重新稳定。但大概半年后,新的不稳定期又再次来临,如此交替更迭。 
 



 (1~3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心邻医疗整理) 

父母如何与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处?

1. 不要烦躁,孩子的种种变化恰恰标志着他正在慢慢长大,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耐心陪伴,接纳孩子的变化。 
2. 摸清孩子的性格,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允许他们发泄情绪(比如吸吮手指等)。 
3. 某些令父母头疼的事情(比如不肯好好吃饭)可以定规矩,并长期坚持;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和他们沟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注意技巧。
4.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拓展兴趣,有益他们身心健康,有助于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 

 
(图片源于pixabay)


 02 快乐无忧的4~5岁 

4岁的孩子身体能动性更强,想象力更丰富。他们精力充沛,喜欢新鲜刺激,变得更加外向开朗,胆子也大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兴趣点转移很快,做什么都风风火火,变幻莫测;开心时哈哈笑,难过时哇哇大哭,爱憎分明。父母们可能会注意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排泄行为和说脏话感兴趣,比如骂人「臭狗屎」;不光说脏话,还常常夸张化,添油加醋。 

但到了5岁,孩子又变得内敛乖巧,知足,善于适应,这个时候妈妈是他们的世界中心,一心一意讨妈妈的欢心,做好孩子。 

 
(4~6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心邻医疗整理) 

父母如何与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处? 

1. 允许孩子宣泄情绪,用理解和平静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耐心引导。比如孩子把妈妈口红折断,弄得家里一团乱,还满口脏话等。父母先别忙着失控失火,责罚打骂恐怕收效甚微,不如试着用更有趣更有挑战性的事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建立一个正面的奖赏机制,如果孩子遵守规则,请给予正面的肯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赞和表扬。比如孩子玩完玩具收拾整齐,父母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图片源于pixabay)


 03 矛盾的6岁 

6岁的孩子游走在乖巧和叛逆两个极端。相比于5岁时以妈妈为中心,此时的中心是自己,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愿来,稍有不满就会脾气暴走;感情上也非常脆弱,一点挫折和批评都能让他伤心难过,但一旦皮起来又似乎不在乎任何惩罚。 

与母亲分离的起点也是在这时候,这是他们走向独立的转变,因此与母亲的关系总在两个极端摇摆。一方面依赖母亲,另一方面又希望独立,这种冲突往往使孩子迷茫和苦恼,情绪化,行为上故意唱反调,不服管教是很常见的。 

 
(6~7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心邻医疗整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让父母头疼的,除了性情顽劣,还有行为上的小偷小摸。6岁的孩子还不能分清楚「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他还没有物权所属的概念,偶尔会有偷偷拿走别人东西的行为。不过这种行为一般不会持续太久,父母不用太过担心,跟孩子解释不可以拿不属于他的东西,并且物归原主即可 

 
(图片源于pixabay)

 父母如何与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处? 

1. 此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关注,有时候「顽劣」可能只是为了寻求关注,尽力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好好夸奖。比如孩子故意在家里的白墙乱涂乱画,父母不责骂,询问孩子的意图并且反馈画得好看,要是画在画纸上就更好。孩子的需求满足了,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2. 给孩子时间缓冲,不起正面冲突。直接要求做某事多半会遭到拒绝,不妨试着给孩子时间缓冲和机会,比如说时钟指到某个数字的时候就要睡觉。 

3. 适当的让步,但不能每件事情都跟孩子讨价还价,这样不但会浪费时间,还会给孩子留下软弱可欺的印象。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淡化处理好过「大动干戈」。比如不买玩具就撒泼打滚,父母大可以先走开一会忙自己的事,孩子看到父母态度坚决也会有所收敛。 

每个孩子都是美好而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发育速度不尽相同,其身心发展有共性也有其个性7岁之前,孩子尚未上小学,基本上以家庭教育为主,做父母的若能早日了解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也能减少教养过程的盲目性和焦虑感,少些担心,多一些安心。  

文:麦穗花 



本文审核:邱湧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数据、证据更新于2020年5月18日。文章仅限于提供心理健康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心理健康诊断和治疗。个人心身健康问题请及时寻找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如您对本科普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参考资料:
[1]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路易丝·埃姆斯,弗兰西斯·伊尔克,卡罗尔·哈克(著),玉冰(译).你的1~6岁孩子系列丛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