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全球流行之时,韩国N号房事件登上热搜榜,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轰动世界。
300万人请愿,群情激愤,总统直接下令彻查!
(图片源于微博)
1
阳光照不到的N号房是人间炼狱
N号房事件,全称是「韩国Telegram N号房性剥削事件」。
简单来讲,加害者将被胁迫的女性(包括未成年人)作为性奴役的对象,通过社交平台Telegram建立多个秘密聊天房间,在房间内共享非法拍摄的性侵、虐待视频和照片。
「女教师房」、「女军人房」、「女中学生房」......分门别类,专门用来分享不同主题的色情视频。由于数量众多,这些房间统称为「N 号房」。
一场26万人围观的性犯罪,至少包括74名受害者,其中16人为未成年人,最小年龄受害者为年仅11岁的小学生。
最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那些孩子了。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承受着不该承受的一切,令人心痛!
(图片源于pixabay)
2
儿童被性侵为何如此猖獗?
家长们欠孩子一堂性教育课
从电影《熔炉》、《素媛》、《妈妈不哭》背后真实事件到如今的N号房事件,未成年人被性侵害事件数不胜数。
她们不想反抗吗?她们不想有人出来伸张正义吗?
她们想!但是稍有不从会招致施暴者变本加厉的胁迫和伤害。世俗的冷漠、偏见和「受害者有罪」论,也会让无辜的她们从此背上所有的罪名和耻辱。
更让她们崩溃的是身边人的不理解,甚至有时连家长在遭受周遭人异样眼光和议论后,也会将矛头指向她们。
(图片源于网络)
荡妇羞辱、不公正不真实的评论,淹没了受害者微弱的喘息,也打压了受害者鼓足勇气伸出的求助之手。
全球40多年的研究表明,性侵犯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并不完全取决于性侵犯事件本身,还取决于周围人的态度和做法。
父母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听话,却没有告诉他们怎么远离「衣冠禽兽」,保护自己。
至今,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都是闭口不谈的。有些家长的性教育仅仅停留在教育孩子「背心短裤遮住的地方不能被人看和摸」,但这些远远不够。对孩子的性教育宜早不宜迟,宜疏不宜堵。
(图片源于网络)
3
性教育需要破除的几个误区
(1)男孩比较安全
男孩女孩都有可能被性侵,现实中男孩被性侵的比例并不低。但目前法律并不完善,女孩被性侵,罪犯按强奸罪论处;男孩被性侵,罪犯只能以猥亵罪论处。
(2)孩子小不会遭遇性侵
性侵害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孩子身上。不要低估人性的恶,没有人性的「衣冠禽兽」可不会因为孩子小就手下留情。
(3)性侵孩子的都是陌生人
对孩子进行性伤害的人,通常正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有数据表明,85%的儿童性侵事件正是熟人所为,陌生人性侵害儿童的案件仅占15%。
(图片源于pixabay)
(4)性侵会使用暴力
性侵不一定使用暴力,有时罪犯会使用威胁、贿赂、诱骗等手段达到目的。之前有新闻报道一老汉通过给零花钱、买好吃的诱骗智障女孩发生性关系,直到女孩孕肚显怀,家人才察觉。
(5)不和孩子讨论性侵话题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可能伤害他们的人,可以利用新闻等素材和孩子讨论什么样的人会实施侵害,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如何应对。
案例不要太复杂,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要做到准确回答,用孩子能明白的话语进行交流。
(图片源于pixabay)
4
如果性侵害真的发生了
父母需要给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这不是你的错,不要怕,父母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保护者。
如果孩子真的受到性侵害,父母在处理的过程中也要最大程度保护孩子。
(1)第一时间进行评估和创伤处理
第一时间进行医疗评估和创伤处理,医疗评估可以作为控告罪犯的证据之一,收集相关罪证并及时报案。
同时父母要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解释身体受到的伤害,并告诉他们身体很快能够康复以安抚他们。
(图片源于pixabay)
(2)消除孩子恐惧心理
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经过应态度平静,父母的信任和支持会让他们感到安全,尽量避免流露愤怒或吃惊等情绪。
消除孩子惧怕被责打的心理,鼓励孩子说出事情真相。但避免多次重复询问,以免给他们带来精神压力。
(3)让孩子远离侵害者
父母应该让孩子远离施害者,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证据将罪犯绳之以法。
如果是家里的亲戚,要警告他不可以再接近孩子,如果是孩子的老师,父母也应警告他不要再接近并伤害孩子,或与学校协商离开这个班级。
(图片源于pixabay)
(4)不要让孩子反复讲述被伤害过程
如果伤害真的发生,父母可以让孩子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但不要让孩子面对公安机关或媒体进行多次叙述,这无疑将孩子一次次带回创伤情景,加重孩子心理创伤。
(5)做好安抚工作,不责怪孩子
性侵害发生后,孩子会认为身体的完整性和身体形象受到破坏,害怕父母不再爱自己,这是他们最难以承受的伤痛。
不打骂,不责怪,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发泄情绪和议论此事的处理方式。父母要让孩子从拥抱和言语中感受到坚定不移的爱,这是孩子修复心灵创伤的精神力量源泉。
(图片源于pixabay)
(6)多点关心和耐心,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受到伤害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心理创伤反应,可能「性情大变」,家长应密切关注,耐心陪伴,帮助孩子从创伤中恢复。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康复。
家长们教孩子善良的同时,也应教会孩子如何辨别恶。愿每个孩子都能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