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留学生频频抑郁自杀!这批年轻的孩子怎么了?
来源: | 作者:201984203160794 | 发布时间: 2018-08-13 | 156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12月,在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就读的女孩Miaoxiu Tian (以下简称Tian),在公寓被人发现死亡,警察初步证据显示不涉及犯罪谋杀。Tian生前发给同学的最后一封邮件曝光,她说,“抱歉,我不能和你们一起做完这个项目了。”

2017年12月,在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就读的女孩Miaoxiu Tian (以下简称Tian),在公寓被人发现死亡,警察初步证据显示不涉及犯罪谋杀。Tian生前发给同学的最后一封邮件曝光,她说,“抱歉,我不能和你们一起做完这个项目了。”


2017年10月,在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在金门大桥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7年3月2日,来自济南日报的消息,出国留学的甄梅梅(化名),因无法适应国外全英语教学环境以及国内外生活状态变化,罹患上重度抑郁症,被送回国后不到一个月坠楼身亡。


2017年2月,加州大学的L自杀身亡,她自杀前,定时写好微博遗书,向外界宣告了自己,无法承担生命的重量。


2015年1月27日,留学生王璐畅在脸书发表一则信息:“亲爱的耶鲁大学:我爱这里。我希望有更多时间。我需要时间去工作,我需要时间去等待新药物以治疗我的病。但是学校不能满足我这些。我承受不起离开学校一年或永远退学。”五小时后校方收到消息,这样一位花季少女已经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翻开这些非正常死亡的中国学生名录,发现彼此之间,尽管姓名不同,死亡地点不同,但她们都有惊人的相似,微笑背后的她们,不快乐。




01



中国留学生家长的反思

先来看一段留学生抑郁症的自白:

“这个世界要求太多了,我要么躺在床上拒绝面对真实的世界,要么就得爬起来一项一项去战斗which is endless。”


当我看着别人那样proactive地活跃在朋友圈Facebook,出现在各种群体活动的时候,我看着他们火热的朋友圈留言,心里就一个感受:为什么我不能和他们一样正常地对这些东西、食物、某某大人物要来开lecture、各种美国的节日产生兴趣?

我的心生病了,可是,明天还要上课、开会,还有那么多新的科技和融资,那么多推送要去读,这个世界为什么就不能停一停?”

 

现在留学生越来越多,然而留学的中国学生们真正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和彷徨,却绝非我们这些没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可以想象。 中国留学生,是抑郁症群体中脆弱的受害者。因患有抑郁症而导致自杀、学业不达标、退学等的报道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来留学生活不仅需要关注GPA、名校录取、实习机会,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

  

对于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妥善处理自己承受的压力,他们不懂,也很少有人教他们这些。当走到崩溃边缘时,这些走投无路的孩子们,最终都选择了无可挽回的结局。

 

希望能借此文章让想送孩子留学或已经送孩子留学的父母可以有更多耐心去了解留学生“抑郁症”,疏导与陪伴自己挣扎在抑郁深渊的孩子。

 


02



留学生抑郁症,其实是能预防的


留学生抑郁症,其实是抑郁症低龄化的一个特殊群体表现,无论是在国内读大学、还是留学,其实高校校园成为了抑郁症高发的地点。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统计,平均一学年有32%的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13.5%的学生因为抑郁症而成绩下降。一份2015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47%的博士生和37%的硕士生有抑郁症状,而近10%的本科新生表示自己时常感到抑郁,只有5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情绪是健康的。


为何大学校园抑郁频发?

哈佛大学健康中心主任,哈佛医学院精神科教授的Paul Barreira认为:“大学时期是很多常见心理问题第一次浮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人生中第一次远离家乡,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学术压力,以及各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压力过大。这些学生往往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对情绪的处理能力,所以当面对负面事件时,他们会很脆弱,脆弱的不知所措。


假如你想送孩子留学,在之前最好做好一些准备。


1.提前学习了解一些国外的情况

出国前了解目的地的生活情况,住宿、吃饭、办银行卡、生活预算、疾病防治、打工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校的情况和当地的文化差异,准备的越充分,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小。


2.教孩子理性对待学业,不要背负上“光耀门楣”的精神负担

不是只有第一才是成功,“成王败寇”的思维要不得。即便学习不顺甚至挂科也要紧,有很多方法,最关键的是不要以一两次的成败来否定自己,也不要背负上“光耀门楣”的精神负担,出国学习是一种体验,一种过程,而不是最终目标,以后的路还很长,有很多有意思的经历在等着你。


3.让孩子不要羞于和家里要钱

有很多小伙伴觉得家里已经在自己身上投入太多,会通过打工或争取奖学金来补贴生活成本,这非常值得赞赏,但在国外生活的巨大开销往往超出预期,在经济有困难,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还是要向家中求助,不要不好意思,以免造成更大压力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一些非法或风险很高的借贷更是千万不要碰。

 

4.和孩子一起,平和对待求职

临近毕业面临找工作,如果打算继续留在国外,可以多去找一些招聘信息,多向已经找到工作的学长学姐请教。而且还有很多国内大公司非常需要海归人才。最重要的,无论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就业,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这都只是人生的经历,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03



留学中出现了抑郁低迷,应该这么做!


1.第一时间进行自查

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健康机构(NIMH)的定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但是严重的疾病。它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症状,将对人的感受、思考、日常活动,例如吃饭、睡觉、学习、工作等都产生影响,一般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症状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

 

不高兴,心情低落,食欲低下,请不要忽视这些简单的细节。抑郁症出现的症状是多样的,但它的核心症状有三个: 


1. 情绪低落

2. 兴趣感和愉快感丧失

3. 精力降低容易疲劳 

此外,可能还会伴有以下多种症状:

1.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2.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3.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4.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5.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6.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7. 性欲减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抑郁症状不等于就是抑郁症,因为正常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会感到忧郁悲伤,但如果满足情绪低落,以及其余9条中任意4条并持续超过2周,即可被初步确诊为抑郁症。

 

2.去学校的咨询中心接受评估和帮助 

如果确认有抑郁迹象,可以先去学校的咨询中心(Counseling Center)接受评估和帮助。

 

实际上,美国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严格的心理咨询预约系统,严格执行隐私保密协议。甚至,就连心理咨询室的场地都有相关规定。

 

面对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美国大学作出了许多努力和调整,所有大学都配备有有经验的心理学家,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一对一免费治疗课时,并根据学生的状况采取“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管齐下的方式。


即使只有短期的抑郁症状,去咨询中心进行短期的治疗,也会有助于调节和恢复。

 

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在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亚裔咨询师,方便亚裔学生咨询,甚至部分中国留学生较多的学校,还专门安排有可以提供普通话咨询服务的华人心理咨询师。学生如果对咨询老师不满意,还可以自由申请更换咨询师。

 

通常,每个大学都有Student Health Center,学生向其说明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后,工作人员会根据情况帮你安排电话咨询。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通过谷歌搜索(如:学校名+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学校官网检索,新生的orientation指导,或直接问advisor进一步了解。

 


3.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时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  

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可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休学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间隔年

不同大学的具体规定不同,以耶鲁大学为例,在开学两周之内提出gap year,不但可以无任何条件地、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地休学,还可以得到全额的学费退款。

 

第二:休学

休学分为三种:医疗休学,因成绩原因的休学(一般都是学校强制的)以及个人原因(丧亲、生育、创业等)的休学。 

2016年起,受前一年两起留学生负面事件的影响,耶鲁对休学和复学的政策也有了很大调整,每年休学的人不在少数。休学和复学条件一致。

 

4.努力自我调节

面对抑郁症,自我调节也不能松懈!

 

——停止自责,丰富生活!抑郁症患者可适当调整生活方式,营造轻松快乐的生活氛围,给自己减压。

 

——不要拒绝亲戚朋友们的帮助!学会向他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

 

——让生活丰富起来,转移注意力,定期去远足、郊游、爬山、游泳等活动,亦可将自己的精力适当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

 

——尝试探索新事物,培养新兴趣,多接触生活阳光的一面。抑郁症患者很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对自己之前很喜欢的事情丧失了兴趣,对生活丧失了热情,人一闲下来就容易多想,想的多了就容易消沉。所以要强迫自己去做以前喜欢的事,强迫自己参加新的活动,发展新的兴趣。

 

5.抑郁症更需专业医生指导,不能一人战斗
抑郁症是一种复发性较高,需要长期关注的疾病。许多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前期,会明显感觉到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但这不代表抑郁症已经治愈。

因此,对抗抑郁症,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如果你愿意,可以让我们帮你的抑郁症孩子做专业的指导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