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湖南干部拒戴口罩被处分:面对病毒,基本的态度是「认怂」
来源: | 作者:心邻医疗 | 发布时间: 2020-02-06 | 1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认怂不是恐慌,而是面对疫情不能掉以轻心。


抗击疫情将近半个月,随着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物资告急缓解,药物研发取得进展,以及防控措施的不断加强,不少人从最初的措手不及,转变到如今沉着理智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但也随着时间线的拉长,有人开始放松了警惕。

 

(图片源于pixabay)

 

尽管抗击疫情时不时传来的好消息十分振奋人心,但无论专家教授还是每日更新的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都在提醒我们: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此时此刻放松警惕的人和自始自终「自信」自己不会被病毒盯上的人,成了令人苦恼的「定时炸弹」。

 

近日,湖南一干部被爆出,与其儿子在公共场所拒绝佩戴口罩而被处分;不少省份也相继报道出因拒戴口罩而被拘留的案例。

 

(图片源于新浪微博)

 

尽管相关部分和新闻媒体不断强调「不集会、少出门、戴口罩」是最廉价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但仍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1

无知与侥幸,造就了「无畏者」

 

西方心理学家曾通过研究发现达克效应,这与我国谚语所说的「无知者无畏」不谋而合。

 

所谓达克效应,就是一种认知偏差的现象。它是指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人常常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这也跟达尔文所说的「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不谋而合。

 

这次疫情出现的无畏者,有一部分原因便是由于认知偏差产生了盲目自信的情况。

 

(图片源于pixabay)

 

对于不是生物医学专业或行业的人来说,面对一个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出现知识鸿沟,产生认知偏差在所难免。


但当丰富、多渠道的科普信息源源不断的试图为你解惑时,除了「无知」,也许还有「侥幸心理」在作祟。

 

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

 

侥幸心理原本是人们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在特定的条件之下,这种心理预期会为人带来一定的乐观态度。


比如当人们遇到压力,风险,危机而感觉焦虑时,心理会失去平衡,为了防止这种不平衡无限制地扩展下去从而导致人出现精神问题,就需要一种不确定的乐观情绪来支撑起人的精神层面,使人不至于为了当前事情的发生而心情沉重以至于精神崩溃,这是侥幸心理存在的积极意义。


这种乐观不是基于现实的,甚至是和现实相反的,它的作用就是暂时稳定人的精神,起到缓冲作用。

 

(图片源于pixabay)

 

但是侥幸心理就如同心理上的吗啡,如果过度依赖侥幸心理来安慰自己,就是一种自我催眠了。侥幸心理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表面给你安全感的承诺,其实只是对人的麻痹,使人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放任不管。

 

人类这些年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容易让我们产生「人类可以不用再依赖自然」、「人类终将征服自然」的错觉。

 

可事实上,人类从未战胜过自然。

 


2

与其说战胜自然

不如说自然放过了我们

 

从新型冠状病毒登上热搜开始,便有人开始担忧17年前的非典再现。

 

当时非典爆发得非常突然,一直无法确定病毒来源。直到2017年,经过13年的追踪,科学家才确定了SARS病毒的来源。直到现在,我们也没能拥有针对非典的特效药。

 

所以,并不是我们战胜了非典,而是非典放过了我们。

 

疫情面前,从来没有赢家。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并非致死性很强的病毒,如今医疗水平也比17年前大幅提升,官方也给出了可防可控的评估结论。


但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伴随着新的复杂性:相比17年前,我国人口流动性更大,此外病毒潜伏期更长,对各年龄段的人普遍易感。在这种情况下,抗击疫情离不开你我他。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考验说到就到,不会提前通知。向病毒「认怂」,像自然「认怂」,才是最廉价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

 

(图片源于pixabay)

 


3

「认怂」不是恐慌

而是面对疫情不掉以轻心

 

所谓「怂」字,拆开来解释就是认真遵从自己的内心,认清自我,适当的低头。

 

但认怂并不意味着时刻提心吊胆,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无论是不配合采取个人防护措施,还是产生恐慌反应,都不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前者会增大疾病传染风险,而后者不但会使人产生影响身心健康的过度应激反应,还可能因此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如新闻媒体报道的抢米、伤医事件。

 

顺利度过疫期,我们可以这样做:

 

(1)每天定期关注疫情进展,但限制关注时间。定时关注官方报道,使得我们既能保持对疫情的警惕性,又不至于卷入过多的负面信息中产生负性情绪。

 

(图片源于pixabay)

 

(2)维持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有意识的让生活正常化,能使人感觉疫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这是增强安全感和信心的重要一步。

 

(3)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寻求帮助。疫情期间生活变动大,出现负面情绪很正常,但若感觉负面情绪难以处理,要学会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不做无知、侥幸的无畏者;

 

我们「从心认怂」,认真地上完这节生命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