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Psychology
武汉新型肺炎: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
来源: | 作者:心邻医疗 | 发布时间: 2020-01-31 | 1624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个春节,注定难忘。


2020年的春节,注定令中国人难忘。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席卷全国,无一省份幸免。

 

这场疾病,出现得突然,也悄无声息地触发了很多公众的心理反应。无论愿不愿意,每天扑面而来的各种疫情信息都将我们包裹。


与此同时,以武汉为首的各地疫区采取多种隔离措施。疫情似乎「禁锢」了我们的脚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图片源于人民日报微博)

 


1

面对疫情

出现负面情绪很正常


面对疫情迅猛发展,你焦虑过?指责过?害怕过吗?

 

面对关乎性命的大事,感到焦虑和恐慌,这是人类本能的应激反应。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感是生存和生命安全的第一需要。当安全感的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受到威胁,尤其是像在目前的疫情面前,我们就会感觉到安全感缺乏。缺乏以后,我们就会产生恐慌的这种心理反应。

 

(图片源于pixabay)

 

在这种压力情境下,危机不只影响身体,也可能会使我们的心理出现变化:情绪上出现烦躁、焦虑、愤怒、内疚、麻木、无助等;思维上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自责、混乱、健忘等;生理上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或增加、心悸、四肢酸痛等。甚至身处恐慌之中,还可能出现过度关注身体变化,自动地将身体的细小变化与疫情联系在一起的「癔症」表现。

 

而在我们平常的生活里边之所以不会感觉到不安全,因为我们是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里,能够按部就班的工作、学习、生活。

 

尽管应激反应本身对人们是有益的,可以提高个体的唤醒水平,提高警觉性,促进人们采取应对措施。但一旦这些反应过度,反过来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等。

 

同时,人们在过度应激的状态下也更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容易出现违反社会规则的举动:比如攻击医护人员、斥责执法人员等;这些不仅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多余的负担,影响救治效率。

 

(图片源于pixabay)

 

 

2

「宅」在家的日子

闲得令人烦恼

 

近两天,另一种特殊情况也随着疫情发展逐渐暴露出来:在家「宅」了将近一周,不少人感叹自己闲得发慌,甚至开始怀念起以往忙碌的工作学习生活。感叹不知疫情何时才能结束,正常生活不知何时才能继续前进,尽管知道疫情总会有消除的一天,却也不由自主的焦躁起来。

 

在国家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不少民众能够做到自行居家隔离。这对于习惯了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的人们来说,突然得难以适应。

 

事实上,这可能与「感觉剥夺」有关:早在1954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感觉剥夺实验。实验要求参与者独自关在一个房间里,带着特制的手套和袖套(触觉剥夺)、特制的眼镜(视觉剥夺),并且房间隔音(听觉剥夺);同时要求他们只能静静地躺着。

 

刚开始,受试者们很高兴,终于能躺着什么都不干还可以赚钱了(每天20美元)。

但在过去几天之后,他们却因受不了而决定叛逃,终止实验。感觉剥夺让他们焦躁不安、精神涣散,甚至出现幻觉。

 

这种与外部世界隔离的,使得人们基本的感知觉通道被「堵」住了。

 

除了这种剥夺基本生理感知觉通道的「极端状况」,与外部世界保持距离的生活也存在这样一种更贴近现状的情况。

 

北欧的冬天很漫长,最长的半年都在过冬。冬天的夜晚很漫长,有些日子一天里大部分时间是黑夜。

 

看起来这么不适合人类生存,但北欧五国(芬兰、挪威、丹麦、冰岛、瑞典)在全球幸福感的评价中,总是名列前茅。北欧人民认真地生活,在貌似“隔离”的环境中享受人生。

 

此外,自古以来也不乏文人墨客对隐居山林生活的描绘与赞美。

 

这么看起来,是否会变得焦躁,不在于是否被隔离,而在于隔离时你会干什么!

 

(图片源于pixabay)

 


3

平稳度过疫情恐慌

可以这么做

 

(1)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适当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同时保持适度合理的适合体质的居家锻炼。

 

有意识的让生活正常化,能使人感觉疫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这是增强安全感和信心的重要一步。

 

(2)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

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自然会出现一些反应,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等。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

 

要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甚至可以允许自己哭一哭宣泄情绪。如果症状严重持续并影响到自己生活,可以拨打心理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点击查看全国心理援助热线

 

(3)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

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适度选择家中娱乐活动。找出平时自己喜欢做的事,列出来,执行它。玩一些不费脑的小游戏,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品,泡一个热水澡,甚至做做家务,和朋友家人聊天,都是转移注意力的好方法。

 

(4)限制自己刷手机和新闻的时间

现在接受信息的渠道极多,各种信息轰炸,容易增加焦虑恐慌情绪。非常时期要学会放一放,可以每天定时查看官媒的新闻报道,不是每分每秒刷屏。

 

此外,减少对个别事件的关注网络上转发的一些个别事件特别容易引起个人情绪反应,但总体部署才真正对所有人有影响。

 

(图片源于pixabay)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面临突发事件而处于危机状态时,有一种力量会使人们紧紧凝聚,空前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们有国家的统筹协调,有医务人员的全力救助,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互助,我们一定能群策群力,携着爱,冲破疾病的「禁锢」